期貨與ETF對比,為何說期貨更有優勢?
時間:2024-11-25 16:52:22
1997年,芝加哥商業交易所(CME)推出E-迷你標普500指數期貨,這一創新之舉不僅拓展了期貨市場,也改變了投資者的交易方式。雖然期貨交易的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中期,但E-迷你期貨的出現意義非凡,其設計與交易方式在以下兩個方面尤為突出:
1. 小型化結構:E-迷你標普500期貨的規模為標準期貨合約的1/5,更適合中小型投資者參與。
2. 電子化交易:此合約僅能透過CME的Globex系統進行交易,且每天幾乎24小時運作,極大地提高了交易便利性。
如今,E-迷你標普500指數期貨已成為全球最具流動性的股指期貨合約,其日均美元交易量甚至超過全球6,800種ETF的交易量總和。
一、期貨與ETF的比較
儘管交易所買賣基金(ETF)在全球金融市場中佔有重要地位,但與期貨相比,其在多個層面仍存差距。以下是期貨與ETF的核心比較:
1. 管理費
- 期貨:無需支付年化管理費,降低了長期持有的成本。
- ETF:需支付年化管理費,費率根據產品不同而有所差異,通常介於0.10%至1%。
2. 資本效率
- 期貨:採用保證金制度,初始履約保證金通常不到名義金額的5%,資本運用效率極高。
- ETF:根據T條例,需支付相當於價值50%的保證金,資本效率遠低於期貨。
3. 交易時段
- 期貨:每週6天幾乎全天候運作,投資者可隨時根據市場變化進行交易。
- ETF:雖然部分券商提供盤後交易,但仍無法實現24小時不間斷交易。
4. 流動性
- 期貨:主要期貨合約如E-迷你標普500指數、美國公債、原油和黃金的交易量遠高於對應ETF,提供更高的市場深度與流動性。
- ETF:流動性雖佳,但整體規模仍不及期貨。
5. 標的追蹤誤差
- 期貨:追蹤標的的準確性極高,誤差極小。
- ETF:部分ETF的追蹤誤差可能較大,尤其是涉及複雜標的或槓桿型ETF。
二、日均交易量對比
E-迷你標普500指數期貨的交易量顯示了其在市場中的卓越地位。以下是一些數據:
- 僅E-迷你標普500指數期貨的日均交易量已達全球所有ETF交易量總和的2.56倍。
- 其他期貨,如美國公債、原油及黃金,日均交易額更是相應ETF的20至600倍不等。
此等規模使期貨在流動性和市場參與度方面遠勝於ETF,特別是對於高頻交易者和專業資金管理人來說。
ETF和期貨都是現代投資工具中的優質產品,但在效率、流動性和交易彈性等方面,期貨的優勢更為明顯。尤其是像E-迷你標普500這類設計精良的期貨產品,更是受到了廣泛的市場青睞。
不過話說回來,選擇ETF還是期貨取決於我們投資目標與風險承受能力。
免責聲明:本資訊不構成建議或操作邀約,市場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!